难得糊涂行书字画 难得糊涂书法作品欣赏 郑板桥难得糊涂真迹图片
书法字体:行书、行草
字画款式:横幅
字画尺寸:138×35厘米、四尺对开
创作时间:乙未年
字画内容:难得糊涂
内容解释:难得糊涂,意思是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。“难得糊涂”是清朝乾隆年间进士、书画家、文学家郑板桥传世名言,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。后人感慨“难得糊涂”四字中富含的哲理,便以横幅字画的形式挂于家中,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。
难得糊涂书法作品欣赏
郑板桥难得糊涂真迹,印章“畏人嫌我真”、“直心道场”(自言一生耿直坦白)
驴背上的县太爷——郑板桥
清代郑板桥画像
郑板桥(1693-1765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“板桥先生”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举人,乾隆元年(1736年)进士。官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,政绩显著,后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,为“扬州八怪”重要代表人物。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植物,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制定《板桥润格》,成为中国书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。郑板桥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代表作品有《修竹新篁图》《清光留照图》《兰竹芳馨图》《甘谷菊泉图》《丛兰荆棘图》等,著有《郑板桥集》。
兴化市昭阳镇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石雕
板桥由来
郑板桥的家在江苏兴化县(现兴化市)东门外倚城而建,东门城墙转南折西至鹤儿湾处护城河上有一座木板桥,乡里、垛上人进出兴化城都要从桥上通过。由于对此桥感情很深,遂以“板桥”、“板桥道人”自号。
郑燮号“板桥”的由来
字画亮点:为人处世哲学、郑板桥名言、扬州八怪、郑板桥书法难得糊涂、郑板桥难得糊涂真迹
字画关联:室雅兰香行书 、 室雅人和行书 、 郑板桥《竹石》草书 、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、 有容德乃大,无欲心自安。 、 得山水清气,极天地大观。 、 心宽无处不桃源,何处不是水云间。 、 万丈红尘三杯酒,千秋大业一壶茶。 、 俯仰无愧天地,褒贬自有春秋。 、 好人半自苦中来,莫图便益;世事多因忙里错,且更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