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雪林书法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投稿 >

投稿

书法家陈淳作品欣赏

时间:2022-05-06 20:03:47 作者:北辰Polaris 来源:冯雪林书法
陈淳(1483-1544),生于白羊山,初名淳,字复,别字复甫,自号白阳山人,长洲人。 陈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,在经典、古文、书法、诗词、绘画等方面都颇有造诣。陈淳的少年画以元人

陈淳(1483-1544),生于白羊山,初名淳,字复,别字复甫,自号白阳山人,长洲人。

陈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,在经典、古文、书法、诗词、绘画等方面都颇有造诣。陈淳的少年画以元人法为主,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。他的速写,半朵花,全是淡墨,导致其本身的无序。他的一些作品,画的比较简单,看得出来是受了沈周画法的影响。从他现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风格和用笔,可以开合。他擅长诗歌、书法和绘画。陈淳和徐渭也被称为白杨和青藤。陈少年画工笔,中年后笔法放纵,独立。陈淳师从文徵明,在他手下享有最高的声誉。他擅长写意花卉,作品虽显半朵花,却淋漓畅快,为当时文人所推崇。他是继沈周、唐寅之后,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画家。陈淳中年以后,在米友仁、高学习山水画,多以江南风光为题材,技法简练,对文人生活兴趣浓厚。文徵明曾笑着说:“我是专业的老师,我不是弟子。”现存作品有《红梨诗画图》、《山茶水仙图》、《葵石图》、《罨画图》等。他的儿子陈括继承了父亲的风格,擅长花卉。

他画山水,仿米友仁、高,笔墨淋漓,颇为浓重。他在泼墨方面的贡献,经常可以在画的云里看到。在写意花卉方面,陈淳独得玄门,笔法洒脱,充满婉约柔美的神韵,用墨设色,诚如许勤所言“淡色淡墨之迹皆化矣!”王世贞在《州续稿》中说:“胜国(元朝)以来,写花卉者无如吾吴郡,而吴郡自沈启南(周)后,无如陈道确,陆叔平(治)”现代画家,如蒲华、吴昌硕、齐白石等。他们在诗词书画中对陈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明代万历年间,曾有人评价陈淳在花卉造诣和声誉上超过了,成为继沈周之后的著名吴家。明清以来的画家,尤其是花鸟画,都深受他的影响。他和徐渭同名,被称为“青藤,白阳”。陈淳现存的作品大多收藏在博物馆,民众很少见到。

书工行草醇厚、妩媚、传神、稳重、成熟,是晚明的狂草大家。陈淳的作品代代相传,在国内几大博物馆都有不少收藏,还有不少流传海外。

书法家陈淳作品欣赏

陈淳《草书岑参七律立轴》 纸本 纵181.8厘米 横71.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

释文:鸡鸣紫陌曙光寒 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

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乾

独有凤凰池上客 阳春一曲和皆难 右岑嘉州和贾诗 道复书     

  钤“白阳山人”(白文正方)、“陈氏道復”(白文正方)。

  本轴书法多以中锋运笔,使转圆润,偶有偏锋鉤拒,刚柔互济,书势飞动雄杰,结体疏放恢张,欹侧多姿,颇有米芾书法的意致。儘管本轴未署年款,但根据行笔老练劲挺及“道復”签款形式分析,大抵呈现出陈淳晚年书法风貌。

书法家陈淳作品欣赏

陈淳《白阳山诗》(局部) 纸本行书 29×393.5cm 天津博物馆藏

此帖圆润清媚,率意纵笔,稳健老成,是陈淳晚年之作。

书法家陈淳作品欣赏

陈淳《致道深四弟尺牍》纸本草书 23.9×27.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释文:八房三郎納婦在此。略略周旋。惜乎不能全備。有同志者。幸原此情。茲因馬清送請書。乘便草草。勿罪閒聒。呵呵。廿五日。道復頓首。道深四弟仁厚。謹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