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画家【王晓派】作品欣赏
王晓派,1983年生于辽宁鞍山,200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,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,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,辽宁省工笔画学会理事,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,盘锦辽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...
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
先后在《美术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书画研究》等专业媒体刊载专题
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
王晓派艺术作品欣赏
主要展览
2017
有韵清极——当代逸品画家2017年度学术展
第二届丹青华茂——当代青年中国画家提名展
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邀请展暨辽宁省第三届工笔画优秀作品展
视说新语——当代水墨邀请展
中国·盘锦全国工笔画博览会
辽河画院走进嘉兴中国画作品展
夏·和——中日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
溯源——辽河画院 铁岭油画院写生作品展
青春力量——辽宁省青年美术家作品邀请展
春满澄州——辽宁青年美术家邀请展
2016
工·在当代——2016·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
2016塞隆水泥库当代工笔、水墨青年艺术家系列提名展
中国工笔画网首届小幅工笔精品展
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辽宁美协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
“艺术南京”2016国际艺术品博览会
“大美辽河口”——庆祝辽河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优秀作品
第五届GoodArt艺术节当代青年艺术展
王晓派—花草写生(4) 50×30cm 2017.05
2015
第二届“梦之青春”——辽宁青年美术新人新作展
辽宁省第二届工笔画邀请展
“相聚画圣故里”——许昌学院第二届工笔画学术邀请展
首届工笔画小品精品展
2014
金陵文脉——全国中国画作品展
精致立场——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
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辽宁优秀美术作品展
首届辽宁青年画家优秀作品展 优秀作品
美术报2014美术新青年
2013
“相聚宜兴”全国工笔画作品展
“泰山之尊”全国中国画作品展
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
辽宁省第六届少数民族美术书法摄影展 优秀作品
美丽辽宁——迎全运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展 优秀作品
梦之青春——辽宁青年优秀美术作品展 优秀作品
王晓派—蝶恋花 69×69cm 2016.07
2012
荆浩杯——中国画双年展
“美丽家园·魅力新疆”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、油画作品展
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
画说武当——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优秀作品
2012造型艺术新人展
全国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
2011 第二届春光美全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
2010 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优秀作品
2008 首届线描艺术作品展
2007 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
王晓派—花间絮语 69×69cm 2016.11
聆听松风
——王晓派花鸟画刍议
目前,中国画坛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。有延续传统的人,有寻求变革的创新者,也有不朽的人,有杏枝春闹的温暖氛围。不幸的是,延续传统的人很难获得更多古人的牙齿和智慧;寻求变革的创新者大多在图片图式和概念上下功夫,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已经消失;往今来的人更令人担忧,比如一些新工笔和新水墨。他们经常用中国工具制作西方符号,将笔、墨、纸、砚的东方效果与西方造型、透视、色彩甚至现实主义、超现实主义等元素混合在一起,整合出一个大拼盘。可悲的是,这个大拼盘不伦不类,不仅埋葬了我们民族的标准文化,也没有得到西方话语权的认可,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。每次看当前的画坛,我们往往会失去当今人文化的断层。最近,一位熟悉80后的女画家认识了王晓派的文脉,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画家的正宗文脉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画的青年画家的精神,也看到了中国画家的准确存在。
王晓派—润物临风 69×69cm 纸本 2016
晓派慧心独特地选择了中国画最核心的元素——线作为她自己的绘画语言,这让她的艺术之路一点弯路都没有,甚至幸运地走了一条捷径。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,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遗传基因,也是中国画最具民族风格的象征。著名艺术史家滕固先生说,中国画是线条雄辩。的确,线条造就了中国画史的有序多彩传承,从顾恺之的高古游丝,到吴道子的运斤成风,再到李公麟的流云流水,甚至梁楷的简约;从董源的松紧,到郭熙的屈曲迂回,再到马源的侧锋横刮,甚至王蒙的扭曲密集,中国画的线条具有顽强的自体繁殖能力,产生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十八画和山水十六画。不幸的是,今天的人要么拖延古人的程式,要么追随西画的块面积,大多数都是晕染的技巧,用色彩抛弃了中国画的线性美感。然而,年轻的晓派独特的爱情却成了中国画。
王晓派—微草飞花 46×34cm 2016.03
每次我站在晓派的画前,我都会深感震惊。她的画面是如此的纯洁和美丽,但总是让人们感到宏伟和广阔;她的线条是如此的交错和重叠,但到处都让人们感到光滑和透明。她聪明的小手熟悉地勾勒出线条,就像克莱德曼的手精彩地弹奏着钢琴键盘一样。无数的松针穿插映带,向后鞠躬,复杂但不重,密集但不窒息,就像钢琴旋律的旋律。我真的很钦佩这个女孩,她选择使用复杂而不是简单,就像选择一首非常困难的钢琴音乐来演奏,但她可以处理图片如此交错,清晰的脉搏,如此触摸数千万针,有古人不多的美。
王晓派—春事无痕 46×34cm 2016.03
那些温暖如玉的江南女性一定对这幅雄伟复杂的画面感到困难,但晓派以她纯洁无瑕的心灵和自然的举止,把雪松硬硬的松针变成了柔软的手指。那些密密麻麻的针叶,从一生,万复一,无穷无尽,头发,融合,姿势,全面,不可预测的线索。交错但不混乱,通常但不平庸,越复杂,越有组织,越密集,越空灵。有些人说,最好的画家是有能力画一张纸,看晓派的画,谁会怀疑她的才华和笔?
王晓派—蔓草清扬 69×34cm 2016.02
是的,我毫不掩饰我对晓派的欣赏和美誉。作为一名书画美学家,我读了太多的绘画。大多数女性通常只画三两朵花、植物和三两只鱼和昆虫。他们只想要相似的形状,很少生气。谁有像晓派这样的大模式和氛围?近年来,一些80岁和90岁的年轻人在绘画界崛起。他们喜欢用夸张而奇怪的主题和笔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,无限放大一些狗、马、青蛙、蚱蜢、蜥蜴等动物,画外的魅力苍白而空虚。有多少人像晓派那样安静而深沉?我只是喜欢晓派画的纯净、沉实、美丽和精致,这与当今狂躁的画风大不相同。
王晓派—花田事 69×34cm 2016.02
晓派作画,贵在惨淡经营。那些路人熟视无睹的雪松,长着千篇一律的松针,而晓派却能化腐朽为神奇,把一树乌眉灶眼的松叶处理得的如此风姿绰约,韵致清婉。枝叶密实的松条,阴阳向背,纵横起伏,开合销结,营造出一种壮阔沉静的气息,透着一股深层的力量,像一个森严的壁垒,将观者倒卷进大千自然浑厚的秩序中。晓派作画,还贵在深得宋画三昧。她下笔时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,像极了宋徽宗朝的那些造理入神的画家,松针的尖斜偃侧,萦回转向,芽鳞与球果的高低错落,斑驳粗糙,浑然相应,各得其宜,在方寸之中,显示出造化的生机与奇妙。除了细节的造理入神,晓派在画面的布置上也有着过人的敏感力。
王晓派—春意清扬 138×69cm 纸本设色 2016.11
她经常在最密集的松针旁边勾勒出几束简单的花朵,或者在周围留下一个大的空白,使画面无限延伸,不仅打破了松树的单调,而且加强了松树和花卉的密集聚散、开合参差,自然形成了一疏的跑马,密不可针的画面模式。在颜色设置方面,她不喜欢那些女性绿色和红色,清除粉色,浅墨水和浅色,普通的表面,美丽到惊人。我总是觉得晓派的画,就像刚切下的草,但也有清晨新鲜的露珠和土壤的鱼腥味,给画坛带来了新鲜的氧气。
2017年王晓派作品欣赏
王晓派—花间春草 41×41cm 纸本设色 2017
笔下微草 心有繁华
在我的作品中,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到其中。为什么一切都是自然的,植被是繁荣的?只有不断成长。每个人都喜欢繁荣。画面中密集的外观下隐藏着什么样的情感?黑色的布帘落下,舞台照亮,意识蔓延,自由成长。艺术之美在于,人们的思想往往流连忘返,享受它。在画面中探索一个自我,展现一个大环境。绘画是一项小技能,技术近乎道教,道教自然,自然广阔,从群山到微草,充满活力。我特别关心细微的地方,经常惊叹于微花微草的世界。当我拿起画笔,墨入毫端,用细线写出自然生活时,那一刻我的心是多么的安全。路人如诗,草木如织,莫名其妙地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感动。作画十多年,历历丹青。我习惯于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和表达自己,用密集的线条描绘的微草成为作品中的一种画面语言和符号。
王晓派—芳草淡然 41×41cm 纸本设色 2017
线,康定斯基认为:线是由运动产生的,是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。大涤子所说的一幅画,一切的基础,一切的根源。它是关心内心的,代表着创造性的原则和创造性的精神状态,甚至是一种生活状态。线条是东方绘画艺术的灵魂。线作为象征的表达,使一切都有想象力的空间,作为造型最基本的元素,线在绘画作品中展现出其魅力,或稳定、柔软;或光滑、流动。作为一种建模手段,它使世界上的一切都跳在我们面前,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,它使人们有思想的寄托。
王晓派—清幽双侣 69×69cm 纸本设色2017.09.10